无障碍浏览 长者专版

【公共文化服务】中枢街道四坚持推动文化保护传承走深走实

  • 中枢街道办事处
  • 2024-07-31 10:13

2024年,中枢街道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认真落实党中央部署和省市县工作要求,担负起新时代文化传承工作使命, 推动中枢街道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走深走实 ,为中枢街道在全县发展大局中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走出高质量发展新路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和有利文化条件。

一是坚持以文铸魂,不断筑牢共同思想基础。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宗教文化中国化方向,紧紧围绕“举旗帜 聚民心 育新人 兴文化 展形象”历史使命和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这一首要政治任务,充分发挥18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党校分校、院坝会,强化理论学习和宣传宣讲,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不断增强对党的创新理论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不断夯实人民群众团结奋斗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共同思想基础。始终扛牢压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守牢主阵地,把握主动权,提高舆论引导能力,及时有效应对热点问题,消除各种不利舆情影响,在关键时刻和重大问题上擂好“定音鼓”,树好“风向标”。

二是坚持以文兴业,着力塑造地方发展优势。主动参与“爨文化”挖掘和宣传,打好民俗文化和侨文化两张牌,切实让文化“活起来”,让文化变资源,促发展。精心组织好一年一度的“正月十六闹元宵”民俗文化活动,丰富内涵,延长链条,从单独的节点逐步形成常态。围绕大觉寺和真理四方街历史文化资源,加快推进文旅融合发展项目,打造文化特色街区,使传统民俗文化有根有载体,促进经济增长。依托华侨农场侨文化资源禀赋,加大招商引资,唱好“侨戏”,打好“侨牌”,建设“侨乡风情园”和现代农业示范区,助力华侨农场高质量发展。目前,已初步完成了招商引资洽谈,正在做科研规划,预计年内可实质性开工建设。深入挖掘鲁昌“禁蛙”历史典故,与实施乡村振兴相结合,着力打造四河“千万工程”精品示范点。立足城区优势,培育数字文化产业集群,大力发展文宣、文博、文创、文旅、文娱、文体等新型文化产品。

三是要坚持以文塑城,巩固提升城市品质内涵。强化城市主人翁意识,抓好大觉寺、潘家大院等城区文物单位保护及陆良板鸭制作、四河炒豆子等非遗传承,加大麻依馓子、黄金娣米线等特色产品非遗传承申报和培育挖掘。主动参与城市建设管理,厚植文化氛围,实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五进”活动,将历史文化、红色文化、民族文化等文化要素植入老旧小区改造、棚户区改造、南片区开发建设中,让居民享受城市现代之利,传承传统文化之魂。有效利用空闲地段,推进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效能提升,新建、改扩建一批文化驿站等新型文化空间,让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更加惠民有感。

四是坚持以文育人,大力厚植文明乡风沃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深入开展“家风 家教 家训”传承等乡风文明建设行动,挖掘真理洞经音乐传承人朱家“诚实做人 勤奋做事 ”等好家风故事,纳入村规民约、居民公约,突出优秀家风家教,引领文明示范创建。组织开展“红培传基因”“文明有礼中枢人”“崇尚科学、反对迷信”“传家训、立家规、传家书、讲故事”等活动,建立“社区党总支+网格党支部+居民理事会+居民”机制,引导群众在公益事业、移风易俗、环境整治中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探索“以事明理、以理服人、以法促治”基层治理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