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长者专版

陆良县人民政府关于2022年度县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

  • 县审计局
  • 2023-09-28 09:28

陆良县人民政府关于2022年度县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受县人民政府委托,我向县人大常委会报告2022年度县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情况,请予审议。

一年来,县审计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立足经济监督定位,聚焦审计主责主业,更好发挥审计在推进党的自我革命中的独特作用,以有力有效的审计监督服务保障陆良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预算执行和决算草案审计情况

审计了财政具体组织级预算执行和编制级决算草案情况。根据2022年县本级决算草案,陆良县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97,210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336,017元;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完成31,107元,政府性基金支出99,505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1,605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1,422元;社会保险基金收入107,639元,社会保险基金支出107,795元。2022我县地方政府性债务限额366,400元,其中,一般债务限额98,800元,专项债务限额267,600元。地方政府性债务余额307,645元,政府债务余额307,345元,其中,一般债务余额53,845元,专项债务余额253,500元;政府负有担保责任的债务余额300万元。全口径债务监测系统管理债务(隐性债务)149,133.73元。政府性债务未超限额。

审计结果表明,2022陆良县深入推进财政体制改革,财政管理能力不断提升,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总体良好,财政保障能力得到增强。县财政部门基本能够按照预算法的规定编制、调整预算和办理决算,各项财政收支基本真实合法。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缓拨(结转)上级专项补助资金235,875.32万元,含20202022年占用省级专项转移支付资金平衡预算69,732.89万元(其中,省级财政代编预算下达后被平衡36,841.07万元,省级安排用于三保的资金被平衡882.16万元)。

二、2022年度部门预算执行审计情况

重点对3级一级预算单位开展了审计。结果表明,通过近年来的预算执行审计,部门预算执行总体相对规范,但也发现存在陆良县财政供养人员违规经商办企业违规投资入股的问题同时,也存在应缴财政款未及时上缴财政、扩大开支范围支付驻村工作队员补贴、会计核算不规范、公务接待不规范、单位工会经费管理不规范、往来账款未及时清理,长期挂账等问题。

三、重点资金和重大项目审计情况

陆良县专项债券项目资产管理使用情况进行了专项审计调查,存在主要问题:一是6专项债券资金投入未形成有效资产;二是1专项债券项目形成资产后,运营绩效不佳;三是部分专项债券项目资金管理不到位四是部分专项债券项目建设管理不规范。

四、国有资产管理审计情况

按照中共中央《关于建立国务院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国有资产管理情况制度的意见》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监督的决定》,结合县级预算执行审计、经济责任审计、县属企业审计项目及党政领导干部履行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保护责任情况审计,关注企业、行政事业和自然资源资产等 3类国有资产管理使用情况。发现的主要问题:国有资产主要存在购入固定资产未履行政府采购手续、固定资产未纳入固定资产核算管理、违规出借财政资金等问题;国有自然资源资产,主要存在履行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监督责任不到位,无审批手续擅自取用水资源无流转合同进行土地流转1个村委会原废菜叶子堆放点整改不彻底等问题。

五、审计移送的违纪违法问题线索情况

2022 7月以来,审计共发现并移送重大违纪违法问题线索6其中移送县纪委监委4项,移送主管部门2审计移送事项更加聚焦侵害人民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高度关注民生,特别是粮食、社保、乡村振兴等重点领域的问题,更加关注普遍性、趋势性问题,更加注重挖掘公权力运行高风险领域和关键环节问题背后的深层原因。主要有以下表现:一是部分单位对公职人员违规兼职或入股经商办企业政策宣传不到位。二是极少数公职人员法纪意识不强,公款私存现象仍然存在。

六、审计建议

(一)加强预算管理,提升财政运行质量。注重加强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合理性,预算调整的严肃性和针对性,强化预算收入支出合法性、合规性的监督管理。严控预算调整事项,坚持事前审批、从严控制、绩效优先原则。加快支出执行进度,严格按规定时限分配下达专项资金。深化预算绩效管理,推动绩效评价结果运用。

(二)优化支出结构,保障重点支出投入。继续落实过紧日子要求,千方百计保障工资足额发放,机构正常运转,推动城乡低保、优抚等各项民生政策落实,兜牢“三保”底线。整合、优化政府专项资金,把极为有限的财政资金更多地用于民生领域、公共事业领域,量入为出,量力而行,真正体现财政的公共属性,助力全县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两区一基地”建设。

(三)严肃财经纪律,加强财会监督管理。加强单位会计业务培训,提升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和预算管理水平。加大非税收入征管的力度,做到应收尽收,不留死角;同时,及时返还执收部门相应的资金,提高执收部门的积极性,有效保证执收效果。加强县属国企的管理监督指导,加强国有企业考核监督,强化国有资产管理,完善国有资产出租及处置管理,盘活国有资产,确保国有资本、资产安全和保值增值。加大债资金管理和政府债务管控力度,严控财政风险。

(四)健全长效机制,切实做好问题整改。对审计发现的各类问题,相关部门、单位应明确责任,加强制度建设,建立长效机制,落实源头治理,堵塞管理漏洞部门单位之间应加强协同合作,形成整改合力,推动系统治理。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本次报告的是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县审计局将依法向社会公告。目前,本报告反映的各项问题,有关乡镇(街道)和单位正在积极整改。下一步,审计机关将认真督促整改,全面的整改情况,将于11月份向人大常委会专题报告。

以上报告,请予审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