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人民政府云南省人民政府曲靖市人民政府

今天是2025年03月21日 星期五 登录繁体中文

无障碍浏览 长者专版

当前位置: 首页 专题专栏 创建文明陆良

联手共创文明城市 同心共促民族团结

发布时间:2022-09-30 09:12 来源:陆良县民族宗教事务局 作者:陆良县民族宗教事务局 浏览次数:27351

近年来,陆良县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紧紧围绕文明创建工作展开,始终把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作为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围绕“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总目标,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推进精神文明建设+民族团结融合工作模式,为全县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注入强大精神动力和思想保障,取得良好效果。
    抓理论学习,树牢民族团结意识。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主题教育的鲜明主线,把理论学习贯穿始终,与国家、民族、个人的命运紧密联系起来,建立健全“精神文明+民族团结”融合推进机制,把精神文明建设和民族团结创建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落实。结合“三会一课”、学习例会、中心组学习会等,借助“学习强国”“干部网络学院”等平台,深入学习《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云南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条例》《陆良县创建全省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实施方案》《陆良县创建全省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宣传方案》等内容,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实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真正把学习转化为解决问题的实际本领,让学习教育成为破解工作难题、提高工作水平的“金钥匙”。
    抓宣传教育,营造团结文明和谐氛围。为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进一步凝聚社会正能量,扩大宣传教育覆盖面,提高创建活动知晓率。一是编织固定媒体宣传“点”。县融媒体中心全方位、多角度地在时政新闻、重大主题、民生宣传、重要节庆、民俗文化等方面进行报道。同时,精心编排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民族团结的“同谱民族团结曲 共唱爨乡和谐歌”主题晚会节目。 二是编织网络媒体宣传“线”。充分发挥网络媒体优势,借助网站、微信、qq群等平台,扩大宣传覆盖面,多渠道、多形式开展宣传活动,持续讲好民族团结好故事、弘扬精神文明主旋律,不断形成“互联网+民族团结进步”微矩阵。 三是编织社会阵地宣传“面”。利用各单位宣传栏、展板、横幅等载体,大力宣传党和政府的民族工作方针政策、“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应知应会、工作任务和政策解读,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营造自觉遵法守法、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维护民族团结的社会氛围,形成不断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强大社会舆论和良好社会风气。
    抓示范引领,弘扬主流价值正面能量。注重发挥各类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积极推荐龙海乡、小百户镇普乐村委会打鼓村、龙海乡大新村委会、陆良县机关幼儿园、大莫古新村小学、云南新蓥峰化工有限责任公司、云南陆良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朝阳社区、赵竹英、金丽花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典型,将文明单位、文明村镇、文明校园创建作为民族团结考核指标,每年评选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村镇、校园重点征求文明创建方面的意见建议。
    抓乡风文明,推动民族团结进乡村。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生活富裕”乡村振兴的目标,扎实推进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风文明建设,创建团结和谐、安居乐业的文明乡村。 一是为破除婚丧嫁娶中铺张浪费、愚昧落后的陋习,做到婚事新办、丧事简办,提倡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形成和谐的村风民风,成立了村级红白理事会和道德评议会,制定了村规民约,进一步提高全村居民的社会文明程度和道德水平,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形成社会强大正能量。 二是每年各镇陆续开展表彰活动,表彰“五星级文明户”“好婆婆”“好媳妇”等,以此为契机弘扬孝亲敬老美德,培育孝悌和睦家风,努力形成“村和谐、邻和睦、家和美、人和气”的社会新风尚。 三是进一步推动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不断优化城乡环境卫生,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清理整顿,对村内杂物乱堆乱放、垃圾乱丢乱倒、污水乱泼乱排进行集中治理,对占道经营、乱堆乱放、乱搭乱建等突出问题进行集中整治,提高群众自觉维护环境卫生的意识,有效改善村容村貌,以实际行动改善村庄环境“脏、乱、差”的现状。同时,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的积极作用,通过开展扶智扶志典型案例宣讲、“最美庭院、最美家风”评选等活动,用身边事引导身边人,不断激发广大群众参与村容村貌整治工作的积极性。 四是为传承历史文化、促进乡风文明、留住乡愁乡情,进一步提升乡村文化软实力,陆良县开展文物保护单位“四有”工作,对梅蕊生家宅等8处历史建筑挂牌保护管理。对文保单位修缮进行专业技术指导,完成殷承瓛故居、潘家大院、俞华庆家宅、活水方家桥的维修,“爨龙颜碑”的碑亭及门楼修缮,钟灵书院、梅建安家宅的修缮及消防改造工程验收。
    抓文明服务,促进民族团结和文化交融。一是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我县不断加强村级文化阵地建设,把农村文化阵地建设与美丽乡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重点加强村级文化活动室、乡村舞台、农家书屋建设,选好配齐各种体育健身器材、图书等硬件设施。二是开展“书香陆良”系列活动,从初春到隆冬,随着“见证建党百年辉煌、全民阅读红色经典”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阅读嘉年华、市民朗读大赛、市民读书节等全民阅读活动的深入开展,阅读在这座城市里逐渐成为一种新的生活风尚;策划和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阅读推广活动,将图书馆打造成特色“文旅阅读”示范点,深入挖掘、提炼具有代表性的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俗风情、历史人物、民间传说等素材,努力营造良好的文旅融合氛围,打造“走读陆良”“阅美陆良”等文化旅游活动品牌。三是广泛开展优秀家风家训传承、道德模范身边好人评选、文明交通、文明旅游、文明餐桌、诚信建设等系列主题活动,进一步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促进市民思想道德素质的提升。汇聚志愿服务力量,擦亮城市文明底色。截目前,全县共注册各类志愿服务团队416支,各志愿服务队围绕理论政策宣讲、教育体育培训、文化旅游、科技科普、融合发展、法律法规、健康教育、扶贫帮困等与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及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3000余场次。组织开展“五下乡”“我们的中国梦”“戏曲进乡村”等文化惠民活动300余场次,农村公益电影放映1200余场。不定期邀请各类专家、名家开展历史文化讲座,在浓郁的文化氛围里品茶艺、说古今,聆听百家之言,畅谈心之所悟,体会爨文化的独特。文化供给下沉、惠民服务下沉,走村进寨“送文化”,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促进了文明新风建设,营造了文明、健康、欢乐、和谐的乡村文化氛围。
    通过文明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扎实开展,全县各民族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的局面逐步形成。截至目前,全县各级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校园、文明家庭创建比例持续提升,文明创建工作持续发力,陆良县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事业蓬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