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12-17 16:19 来源:县政务服务管理局 作者: 浏览次数:30265
一、出台背景
2021年11月,曲靖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了《曲靖市深化“放管服”改革服务“六稳”“六保”实施方案》,为持续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社会创造力,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助推我县高质量发展。
二、主要内容
《通知》包括总体要求、重点任务、组织保障三个部分,这里着重解读重点任务。重点任务包括7个方面18项措施:
(一)支持稳岗创业,进一步优化就业环境。一是降低就业创业门槛。严格执行国家职业资格目录、压减准入类职业资格数量、推进社会化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合理降低或取消部分准入类职业资格考试工作年限要求;二是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进公共服务补短板项目建设,动态调整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补贴标准目录,开展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推行企业新型学徒制,鼓励项目制等多种培训形式,深入实施康养职业技能培训计划;三是支持新就业形态健康发展。把灵活就业岗位供求信息纳入公共就业服务范围,规范全县人力资源市场,推进依法监管和包容审慎监管相结合,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促进行动、云岭大学生就业护航行动,推进退役军人适应性培训全覆盖,探索建立“师带徒”创业指导机制,完善适应灵活就业的社保政策措施,健全最低工资和支付保障制度,推进平台灵活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工作。
(二)减轻企业负担,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一是健全惠企服务机制。稳步扩大财政资金直达范围,推动实现非税收入全领域“跨省通缴”,开展合并报税,2021年底前基本实现企业办税缴费事项网上办理、个人办税缴费事项掌上办理,助力曲靖市“信易贷”平台上线运行,开展全县涉企价格收费专项治理,建立健全成本核算等合规经营制度,加强价格监管执法;二是规范中介服务行为。公布并动态更新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清单,开展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专项整治,加强对中介机构的日常监管;三是提升认证服务质量。推行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告知承诺制,加强对认证机构认证活动监管,加大对适用自我声明方式产品的监督检查力度,健全政府、行业、社会等多层面的认证采信机制。
(三)提高审批效率,进一步优化审批环境。一是压缩开办企业耗时。取消公章刻制审批,实行备案管理,将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0.4个工作日内,企业注销登记公示期压缩至20天,培育和激发市场活力;二是优化投资项目审批。动态调整投资项目审批事项清单,推进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改革,探索构建“标准地”出让标准体系试点,依托网上政务服务平台和“一部手机办事通”,推进更多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办、掌上办,严格落实服务企业“三项制度”,加强对创新主体商标及专利电子化申请应用指导服务;三是提高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效率。完善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和管理体系,组织开展多个事项的区域评估工作,严格执行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全流程网上办理规程,建立健全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监督管理机制,开展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体外循环”和“隐性审批”专项整治。
(四)激发消费潜力,进一步优化消费环境。一是破除消费隐性限制。严格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严厉查处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行为,进一步规范二手车交易行为,规范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企业资质认定,建立健全旅游民宿台账,贯彻落实省跨地区巡回演出审批实施细则;二是推动新产品快速入市。鼓励支持有关部门和单位、优势企业参与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认证,参与云南地方标准的制修订,引导和规范社会团体开展标准化工作,严格执行云南省支持出口产品转内销实施方案。
(五)稳外贸稳外资,进一步优化外资环境。提升外商投资服务。全面落实国家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积极开展外资招商引资工作,持续深化外商投资企业年报“多报合一”工作。
(六)保障基本民生,进一步优化服务环境。一是优化养老和医疗服务。推进公办养老机构公建民营改革、医养康养融合发展,落实养老机构运营补助和综合责任险补助,加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二是精准实施帮扶救助。建设低收入人口资源库,建立行业部门沟通协调机制,优化最低生活保障审核流程,建立村级集体经济帮扶救助全覆盖信息平台,巩固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果;三是提升便民服务水平。大力推进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减费用,进一步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持续开展“减证便民”行动,全面推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推行综合窗口服务模式,推进“一件事一次办”改革,推出“扫码办”服务。
(七)加强事中事后监管,进一步优化法治环境。一是加强放管联动。推动政府管理从事前审批更多转向事中事后监管,强化审管联动;二是健全监管机制。制定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的实施意见,推进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常态化,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加强对日常监管事项的风险评估,建立“容错”机制,持续完善“互联网+监管+督查”平台;三是规范行政执法。严格落实涉企检查报审制度,鼓励各地、有关部门依法依规,建立柔性执法清单管理制度。